品味君子运动   感受极致生活

泊心书斋(20121114期)--《巴黎的忧郁》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4日    作者:姚瑶

点击:2051  |  评论:0

内容:


    作者波德莱尔出生于巴黎。在法国诗歌乃至欧美诗坛上的地位是划时代的,他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被称为现代派文学的鼻祖。父亲是一位具有启蒙运动思想的画家。他受父亲艺术思想的熏陶和影响,从小就产生了对艺术的酷爱。但不幸的是,在他六岁时,父亲生病去世了,母亲又改嫁,幼小的心灵,从此蒙上了一层阴郁的色彩,产生了“永远孤独的命运感”。 他所生长的城市巴黎,当时是文化艺术的中心,各国的作家、艺术家纷纷来此相聚,艺术气氛相当浓厚。诗人在这种气氛中生活、成长,逐渐形成了对艺术的敏感,也认识了这座五光十色、放荡不羁的城市。十七、八岁时,他经常在拉丁区的诗人画家中作客为朋,变成一个极端的浪漫派。可以说作者的命运和这个城市兮兮相应。
《巴黎的忧郁》共收散文诗50篇,大部分写于1857年后的七八年间,多发表在1862年以后。这正是波德莱尔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精神压抑、身患疾病的时期。然而,任何打击都摧毁不了他的意志,更扼制不住他对现代性的追求和创造性想象的能力。波德莱尔深知,忧愁只有在歌吟中才会冰释,痛苦只能在转化为高度形式化的语言之后才得以净化,也因此他的写作并未停止,反而以另一种新的形式呈现。
    在这本散文集里,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肮脏、畸形的现实社会所进行的洒漓尽致、疾恶如仇的讽刺和挖苦,对传统、麻腐朽的世俗习气的无情鞭挞和猛烈抨击;也可以读到他对美的向往和所作的引人入胜的描绘;还可以嗅到他某些寓意深刻但又难以捉摸的纤细的思绪
该书在当年曾引起评论界极大非议,某些人认为这个怪物般的诗集是伤风败俗和亵读神明的。波德莱尔因此吃了一场官司,诗集不仅被禁,而且诗人和出版商都被罚了款。可是当时正流放在英法海峡间盖尔勒赛岛上的雨果却对此书大加赞扬,说它犹如“光辉夺目的星星”,给法国诗坛带来了“新的颤栗”。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雨果的这一论断更是越来越显得正确和公允。 
 

猜你喜欢

正在努力加载评论,请稍后~


我要啦免费统计